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創意繒本大師David Wiesner:給孩子一張私家桌 伸展想像



2017-10-24 明報 - 教得樂



在美國大師級繪本家David Wiesner 筆下,青蛙不再潛在水裏,而是在天空飛翔;貓捉的不是老鼠,而是匿在櫥櫃下的外星人軍團!每個揭開繪本的孩子,無不被破格的情節吸引,David 也憑他的想像力,譽滿全球童書界。

繪本家的無窮想像,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David 早前來港,跟小學生講故事之餘,更接受本報訪問。他用個人的創作歷程告訴家長,培養好奇心和合適的家居環境,正正是激發孩子想像力的不二法門。

文:李樂嘉
圖:劉焌陶

David Wiesner 步入學校禮堂,學生還能保持安靜,準備聽他分享,但他的作品一投影上屏幕,台下立時笑聲不絕。像《瘋狂星期二》,故事講述一個城市裏,每逢星期二都發生不可思議事件:某晚,青蛙從荷葉上飛起,形成空軍,追大狗打招呼!

大青蛙與狼狽大狗惹人發笑,再看一頁,到了下個星期二,輪到豬起飛了,學生更忍不住「嘩」一聲叫出來。

他第二本分享的作品是《鬆餅先生!》,主角鬆餅先生是隻家貓,有天發現了家裏藏有外星人,便開展了獵捕行動。創作時David 參考幾何形狀,自創外星文,每次描述外星人對話時便會出現。雖則無從理解,卻令外星人的世界更逼真,學生見到也大呼有趣。

以模仿滋養出個人風格
閱讀David 的作品,就是如此驚喜連連,但他自言並非天生點子多多,創作生涯更是從模仿起步:「我5 歲愛上畫畫,後來發現自己不想畫出一幅幅沒關連的畫,掛在牆上,而是想將不同圖畫串連一起,去呈現一個故事。於是我去看很多漫畫書,模仿畫風和技巧。」其中一套對他影響深遠的漫畫,是廣為人知的《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他自認是超級粉絲:「我很喜歡4 個角色之間的火花,看漫畫既是享受,也是很好的學習過程,我能觀察作者如何善用圖畫,帶出故事的刺激感。」人物的大小、何時應突顯人物的肢體、何時應突出表情等,統統都是學問。

模仿是第一步,到了13 歲左右,David 開始尋找個人風格,「腦裏一直有許多念頭,例如想過寫超級英雄的故事,而這個英雄是一隻豬。待思想和畫功都稍微成熟,就嘗試將這些念頭變成創作」。

多元接觸 發掘興趣
成長期間,他卻一度想朝其他方向發展,「中學時有電影製作班,一來好玩,二來我常看電影,便考慮升讀電影學院」。後來他仔細思考:如果要自資製作電影,很可能要設法賺錢多於專注創作;如果去電影公司,又有很多人會左右成品,兩者都非他所願,「反正電影以外,我都喜歡圖書,不如以繪本講故事」。

沒有發展成事業,製作電影的經驗仍然寶貴,「以鏡頭為例,何謂遠景、何謂特寫,我不單知道,也曾親身運用,間接提升了講故事的技巧」。

因此他強調,小朋友接觸不同事物,發掘個人興趣,百利而無一害,「不一定要從事這行業,甚至不一定要喜歡上這事物,但學了的東西總會有用」。

好奇與發問 牽引想像力量
涉獵多些領域有另一好處,就是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今日的David 充滿想像力,跟年幼經歷有關:「我小時候十分安靜,不會在堂上問問題,但常常留在圖書館,裏面有很多種類的書,久而久之我對各類事物都感好奇。例如見到人物傳記,便想知道這人是誰、有哪些事蹟?」有疑問後便去找答案,正是引發出想像力的竅門,「假設有個孩子,他見到彩虹覺得好奇,便想知道彩虹由什麼形成」。有了答案後,又可以延伸思考:假如少了一個元素,彩虹會變成怎樣呢?書本上不會有標準答案,孩子便有了想像空間。

製造專屬空間 勿干預否定
David 有一子一女,大兒子做設計工作,小女兒於大學修讀視覺藝術,經常畫大型油畫。兩個孩子充滿想像力,David 卻直言是正常不過,「因為家裏有個不停在創作的爸爸,以及充足的紙筆、顏料。加上沒有遊戲機,他們悶時自然會創作」,要培養想像力和創意,家居環境起了很大作用。

一般家長不從事創作,但一樣可以製造有利的環境,「我的爸爸是個研究員,跟藝術完全無關,只是家中有空置的工作桌,我便當成私人的天地在那兒畫畫」。即使家居不算大,都盡量給孩子一張小桌子,「重點不是大小,而是要完全屬於孩子,不會被他人佔去。

他們無時無刻都能用,可以是畫畫、看樂譜、閱讀等,總會摸索到用法」。

要製造一片小天地,家長也要忍耐,「很多家長見到桌面亂,就叫孩子收拾,其實毋須這樣。孩子要透過自行管理,去意識到這是他們的天地」。

正如看不懂孩子寫什麼、畫什麼時,也別急急指正,「孩子可能控制不好線條,但下筆前一定有思考過程,腦裏有一套想法,不要輕易否定,遏止他們的想像」。

好書推介
《瘋狂星期二》
作者、繪者:David Wiesner
譯者:郝廣才
出版社:格林文化



《鬆餅先生!》
作者、繪者:David Wiesner
譯者:王欣榆
出版社:格林文化



David Wiesner 小檔案
61 歲的David Wiesner 是美國頂尖繪本作家,除了普通繪本故事外,他也熱中於無字繪本的創作,相信不靠文字或聲音,單憑圖畫都能帶出豐富的情節。

他歷年來獲獎無數,包括美國圖書館協會推薦童書、紐約時報年度推薦童書、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好書等,更3 次奪得美國凱迪克大獎金牌獎、兩度奪得美國凱迪克大獎榮譽獎。《瘋狂星期二》、《豬頭三兄弟》和《海底來的秘密》等作品,亦屢次創下繪本銷售紀錄。

延伸閱讀
A《海底來的秘密》
作者、繪者:David Wiesner
出版社:格林文化
內容:這是一本無字繪本,故事裏小男孩去海灘,拾獲一個照相機,得到很多神奇的照片,如機器魚、河豚飛上天等。其中一張照片中,有個女孩手上拿另一張照片,照片中的男孩又拿一張照片……這循環裏埋藏着一個秘密。


B 《豬頭三兄弟》
作者、繪者:David Wiesner
譯者:黃筱茵
出版社:格林文化
內容:這本書完全顛覆了經典故事《三隻小豬》:書中講述大野狼來敲門,三隻小豬決定把書頁撕開,直接逃到故事外面……David Wiesner 善用排版、框架等,呈現書裏書外兩個空間,用獨特方法說故事。


C 《藝術大搖滾》
作者、繪者:David Wiesner
譯者:黃聿君
出版社:格林文化
內容:畫家達文蜥專心地幫蜥蜴畫肖像,旁邊看的小蜥蜴吵也要畫畫。結果小蜥蜴拿起畫筆,往達文蜥身上塗上顏料。達文蜥竟發現自己的身體正一點點消失!到底小蜥蜴會如何幫他畫回身體呢?





我家不用擦紙膠



2017-10-24  明報 - 教得樂

當年為大T 選擇幼稚園時聽了不少家長講座,至今依然記得啟思幼稚園創辦人陸趙鈞鴻博士的教育及育兒心得。例如小孩的注意力只有三分鐘,不應該勉強孩子早起讀上午班,要讓他們睡到自然醒。五歲之前不應該讓孩子執筆寫字,要多接觸大自然小動物,透過不同形式活動讓孩子從實踐中學習,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

只能講句大T 一世夠運生得逢時,幼稚園階段在老師們的悉心照顧陪伴,在完全沒有功課壓力下,非常愉快地度過。但到了小T,情開始出現變化,明明收生時講明K3才會開始學寫字,K1 下學期為什麼突然會有生字要寫?我很詫異約校長問個究竟,他回答是敵不過家長們的強力要求,孩子K3 才學寫字太遲,影響競爭力之餘,無法應付追得上小學課程。再問區內其他幾間幼稚園,結果一樣K1 就要學寫字,既然改變不了事實,我就採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法應付。

寫字不求工整 只要筆順正確大小T 兩個寫字,我從不要求工整,只要筆順正確,即使字體有大有小寫出界,我一樣接受,從來不用擦紙膠伺候。

其實人仔細細要填滿一版紙已經好不容易,做父母的根本不應吹毛求疵,雪上加霜。最近有醫科大學生看不過一個四五歲的可憐小妹妹,寫的字被媽媽用擦膠不斷擦走,懇求「媽媽唔好擦」,那場景不用親眼目睹都覺得心酸。要不是那個醫科學生講起,我都忘記了曾在大小T 手心手背玩過的認字遊戲,還有每晚睡前詞彙成語的接龍。為他們兩個對詞彙認識及運用,透過遊戲無形中打好了基礎,即使大T 中文科考試成績總是不理想,寫起中文來一樣有板有眼,有紋有路。

懇求「媽媽唔好擦」覺得心酸個個都講華德福,究竟有幾多個家長真正了解什麼是華德福教育?口口聲聲說華德福學費貴,很多家庭奢侈負擔不起。

稍安毋躁,華德福教學主張的慢學,孩子七歲前不寫字不串字,沒有功課不用考試,重創造和想像力的教學法,即使免費,有幾多家長能夠放下成見,真正以孩子愉快學習為依歸,放心放手放膽讓孩子入讀?一年五六萬元的學費的確不便宜,但月花四五千元在子女補習班興趣班樂器班的家長大有人在,還未計那些什麼遊學團的使費,誰為貧富定分界?

怪獸家長口裏說不,身體卻非常誠實,否則年年書展那些補充練習不會全部賣個滿堂紅?不會為了一張名校報名表,天時暑熱甘冒中暑風險都要提早幾日通宵排隊?不會為了多報幾間名校小學,安排孩子上下午班返兩間幼稚園?如果家長們能夠群起聯手向功課多、考試多、課程深的學校說不,齊心杯葛,拒絕申請入讀,學校何來籌碼,企硬拒絕改革教學方法?

明明應該愉快的學習,明明應該快樂的童年,在宇宙怪獸無所不用其極的催谷操控之下,孩子還有什麼快樂可言?對自己的骨肉,出手何太狠!

文﹕張慧敏
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