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


明報  2011-09-13

「英語焦慮症」已擴散至亞洲各地!中港台家長對針對幼兒,甚至是0 歲寶寶的英語課程及教材趨之若鶩,身邊有不少媽媽朋友花近5 萬元買了內容非常豐富的英語學習套。便宜一點的教材,如字卡(flash cards)、電腦軟件、DVD 等也充斥着整個英語教材市場,產品種類多得把愛子心切的父母搞得團團轉。

在《教養大震撼》(Nurture Shock)一書中提到,多位學者在語言學習的研究中有幾項發人深省的發現。第一,嬰幼兒是需要真人講話才能學習語言的。那些英語學習DVD 中如有太多與畫面不搭配的旁白,對嬰幼兒來說只是毫無意義的噪音。第二,父母與嬰幼兒愈多語言互動,寶寶的詞彙量就愈高。第三,贏在起跑點,並不表示長久下來能保持優勢。詞庫的擴大是必須日久天長的。研究發現,就算寶寶的語言能力在開始時落後也不用怕,就算是到5 歲、7 歲,只要有足夠的語言刺激,三年內言語能力就可以趕上。

我們的孩子既要學好母語中文,又要學好外語英文,對孩子、對父母都不容易。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最能幫助孩子在英語的跑線上起跑,繼而持續地跑下去,不是看DVD,不是認生字卡,而是爸媽恆常跟孩子一起玩、一起看、一起讀——即是「親子閱讀」。

其實孩子天生就愛聽故事,但要孩子愛上讀故事,尤其是英語故事,就需要爸媽持續的支持與鼓勵,引領他們進入書中奇妙世界,才能成事。

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Tim Trelease 在《朗讀手冊》(The Read-aloud Handbook)上引用大量的研究明確地說明,給孩子朗讀是培養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因素。畢竟很多時候,學校的學習經歷都是乏味的、沒趣的、具威脅性的;但朗讀能讓孩子把書本和愉快畫上等號,尤其是由至愛的爸媽大聲朗讀,孩子就更能體驗到閱讀的樂趣。

我家的3 個男孩子都是在我每晚的朗讀中成長。老大和老二到9 歲左右已可以自己默讀較長的英文故事書,但他們到1112 歲時,偶爾還會要求我朗讀他們心愛的童書。原來,他們坐在我身旁,聽着故事,看着圖書,就是他們最甜美的童年回憶。雖然那時我還有全職工作,即使回到家已很疲累,但閱讀是一件重要的事,所以都一定要抽時間。如果爸媽們也認同閱讀的重要,又希望「一箭雙鵰」,建立與子女的親密關係,就要盡早開始「親子閱讀」了。

研究指出,9 歲前孩子是學習如何閱讀(learn to read),9 歲後的孩子就要用閱讀來學習(read to learn)。由此可見,9 歲是兒童學習的重要分界線。如能在孩子9 歲前就養成良好的中英文閱讀習慣,裝備適當的閱讀策略,孩子就自能順暢地應付高小及初中的課程要求。

Books Info

  Book Title: Nurture Shock: New Thinking about Children(教養大震撼:關於小孩,你知道的太多都是錯的!)

  Author: Po Bronson & Ashley Merryman (波.布朗森、艾許麗.梅里曼)

Nurture shock 徹底顛覆了父母心中根深蒂固的育兒觀念。甫出版,就轟動全美國教育界、家長圈,登上2009 年底三十幾處好書榜,獲獎無數。作者除了引用近百位頂尖學者的研究,還加插許多作者自己育兒經驗、實驗過程中孩子的反應,以及其他和孩子有關的故事。讀起來具震撼性之外,也兼具趣味性。全書共10 章,涵蓋的主題很廣——自信、睡眠、說謊、智力、手足衝突、青少年叛逆、自制力、攻擊性、感恩心、語言學習、族群,都各有專章討論。


  Book Title: The Read-Aloud Handbook (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

  Author: Tim Trelease(吉姆‧崔利斯)

Read-aloud Handbook 1979 年初版,被美國數十所教育院校選為教材,是一本切實有效的閱讀指導書。作者透過豐富、具體的案例,指出父母和老師可如何培養孩子對閱讀的渴望,讓孩子成為終身的愛書人。全書共8 章,詳盡地解說朗讀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家庭和學校圖書館的建立,以及如何對待兒童迷戀電腦及電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