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認識嬰兒濕疹

澳門日報 | 2012-04-28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過敏性疾病,正確的病因有時很難找到。人們通常把嬰兒濕疹稱為“奶癬”,最早見於13個月大的嬰兒,大多出現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身體及四肢也有。初期為紅斑,後會變成小點狀丘疹、皰疹;皰疹破損後會有滲液流出,乾結後形成痂皮。皮損常常對稱性分佈。濕疹有時為乾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是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後結成痂皮,常出現於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癢感不太明顯。
對濕疹患兒,家長的細心護理是促進其康復的有力保障,且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為保護皮膚不受刺激,防止抓癢,減少感染機會,可用紗布將患兒兩手包裹。避免讓刺激性的物質接觸孩子的皮膚,尤其是不能接觸孩子的濕疹,也不要在患處塗擦油脂豐富的護膚品。同時,要禁止用肥皂和過燙的水清洗患處。
2. 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環境清潔。避免與化膿性感染小兒接觸,防止交叉感染。應保持適宜的室溫,因室溫過高會使濕疹的瘙癢感加重。
3. 飲食適量,勿過多,以保證患兒的正常消化。食物應低鹽,以免體內積液太多。食品溫度宜低,高溫可加重刺激,導致局部搔癢而影響患兒進食。
4. 母乳餵哺可防止由奶粉餵哺而引起的異性蛋白敏感所致的濕疹。
5. 不要給患兒穿毛織品或尼龍類衣服。當滲液較多時,患兒衣服應勤更換,以防破潰感染,發生褥瘡,難以癒合。
6. 對面積不大、病情較輕的濕疹,可在患處塗擦糖皮質激素類軟膏,但因此類藥物具一定的副作用,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且不宜塗擦得太厚。對脂溢型濕疹患兒,只需在其患處經常塗擦一些植物油(如茶籽油等),即可使痂皮逐漸軟化脫落。
除了上述幾點,家長們還應注意,嬰兒濕疹與嬰兒特應性皮炎和嬰兒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的很多症狀都相似,所以,嬰兒的皮膚上一旦出現了紅斑丘疹,還應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一律按照嬰兒濕疹處理而貽誤了病情。
筷子基衛生中心    余美媟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心事有誰知


明報2012-04-24

夏天來了,熱力逼人,金色的陽光落在頭頂,照進心底,理應無限欣喜。孩子卻告訴你,她的心,變成了灰色。是什麼原因,令她的心靈變灰,比夏天的暴雨,來得更快。有心事,有煩惱,可以向誰求教?以下兩本書的主角,各有方法,最終令心靈更上層樓。

孤單的心痛
小六女生小南有很多問題,她有一個家庭,爸爸和媽媽卻不住在一起。她有一個好朋友,他卻轉身說走就走。她有一個好老師,結果老師突然消失無蹤。
看起來,她擁有很多,住最昂貴的病房,得到全校鋼琴比賽的冠軍……但是,她的心好痛,她有好多好多的問號,關於親情、關於友情,關於這個世界,什麼才是絕對的對與錯?
穿越了時空,小南和至聖先師不可思議的相遇了,以筆記本、MSN 和夢境交流溝通,兩千年前的智者以他的君子之歌重新開啟小女孩對世界的愛人之心,小南不知道阿丘是誰,只知道他是慈祥的朋友、親密的老師;阿丘不知道小南是誰,卻願意在夢境唱着君子之歌,為小南排難解憂。
這份超時空友誼,將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仁」!

《我親愛的至聖先師》
作者:哲也
出版社:小魯
書末附有阿丘的話與論語的白話文言對照表

自私的頓悟
叛逆和自私、不服輸與爭勝,都是少年人的特質。書中阿龍和小彬為了贏得「操縱遙控飛機比賽」的獎品,加入剛成立的天鷹俱樂部,兩人巴不得其他成員的飛機早點摔壞,好達到目標。想不到比賽前一天,紅衣少年的「紅飛俠」真的摔壞了,來不及修好。
比賽當天,教練邀請了外地的選手和教練,在比賽前即興表演,令在場觀眾歎為觀止。外地的教練不斷恥笑天鷹俱樂部,阿龍和小彬決定給他們點顏色,也來一場演出,但穿過橋下時遇上亂流,他倆的「神勇號」擱在竹頂上。其他成員急忙跑過去幫忙,同心協力把神勇號救下來,阿龍和小彬湧上一股酸甜的滋味。
要出場比賽,但神勇號的螺旋槳壞了,紅衣少年示意要將「紅飛俠」的螺旋槳帶來,大家都在想盡辦法拖延時間,好讓「神勇號」出賽,可惜「神勇號」修好時,比賽也結束了。但為了不讓天鷹俱樂部被瞧不起,他們拿出「神勇號」和「天鷹號」一同飛行,別於以往的是,眼神充滿自信與團結,兩隻飛行在空中的遙控飛機配合徥恰到好處,觀眾掌聲如雷。阿龍和小彬也了解團體及互助的重要,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天鷹翱翔》
作者:李潼
出版社:聯經

兩書來自「第一屆台灣童書節」精選101 本圖書,活動由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張曼娟策劃。其他書目見www.taiwaninfo.org/childrens_books.htm


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讓想像力帶走 負面情緒(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明報 - 教得樂  2012-04-17
1964 年榮獲美國最具權威及最高榮譽的繪本獎——美國凱迪克大獎(The Caldecott Medal)的Where theWild Things Are,把孩子的內心世界坦蕩蕩的表露在成年人面前。作者Maurice Sendak 被喻為「童書界的畢卡索」和「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繪本大師」,就像孩子的代表,向讀者疾呼: 「大人有情緒,孩子也有情緒呀!」

  書中的主角是小男孩Max。男孩子嘛,就是玩得比較野一點,穿起野狼服,大叫大嚷嚇小狗,把家弄得一團糟。媽媽罵他「小野獸」,Max 回禮一句「我要把你吃掉」。媽媽怒髮衝冠,罰他立刻上床睡覺,不准吃晚飯。Max 在房間裏,獨自面對這個冷漠的懲罰。奇怪地,房間慢慢長出樹來,還變成了一片幽暗的森林。Max看得心花怒放,愉快地乘著小帆船,在海上乘風航行,直至到了野獸國。

  迎接Max 的野獸長相可怕,張牙舞爪,像要吃掉Max 似的。但個子小的Max 一點也不怕,還把野獸馴服了,當上「大王」。野獸和Max 狂歡撒野,直至一天,Max 突然大喝一聲「停」,命令野獸上床睡覺,不准吃晚飯,場面多麼似曾相識啊!

  小男孩微笑回家頓悟

  一切靜下來,Max 頓時覺得很寂寞,渴望回到那個有愛他的人的地方——家。於是他決定離開野獸國,乘著他的小船,帶著微笑回到自己的房間。房間跟以前的沒有兩樣,只是桌上放了他的熱騰騰晚餐。

  這只有300 多字的繪本,跟其他繪本很不同,沒有可愛的人物或動物,沒有溫情的故事。雖然也是大團圓結局—— 媽媽跟Max 都氣下了, Maurice 繪畫的野獸造型頗為可怕,背景色彩也較暗黑。難怪初出版時,遇到不少家長的反對聲音,但孩子的角度就很不同,反而覺得野獸既神秘又可愛,至今仍是非常暢銷的童書。

 
Book Info書名: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作者及插畫:Maurice Sendak

出版: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繪本的力量溝通的弦線

  乍看之下,不少家長會因它字數少,認為此書只適合幼小孩子看,我卻認為它是一條很好的溝通弦線,跟不同年齡的孩子一起看,可引發很不一樣的討論。我家8 歲的老三比較單純,覺得Max 很誇張,就算憤怒也不用逃到怪獸國,跟他的讀後討論集中於他處理憤怒情緒的方法。

  12 歲的老二看到的卻是Max 的孤單,這或許是他多年來受罵受罰的經驗而下的結論吧,老二還老氣橫秋的說: 「孤單可引發無比想像力,但想像得愈多,孤單感就愈強。」這就是繪本的力量,Maurice 繪畫的怪獸國,就讓字數少,認為此書只適合幼小孩子看,我卻認為它是一條很好的溝通弦線,跟不同年齡的孩子一起看,可引發很不一樣的討論。我家8 歲的老三比較單純,覺得Max 很誇張,就算憤怒也不用逃到怪獸國,跟他的讀後討論集中於他處理憤怒情緒的方法。12 歲的老二看到的卻是Max 的孤單,這或許是他多年來受罵受罰的經驗而下的結論吧,老二還老氣橫秋的說: 「孤單可引發無比想像力,但想像得愈多,孤單感就愈強。」這就是繪本的力量,Maurice 繪畫的怪獸國,就讓我和老二深入討論何謂「孤單」。Maurice 提醒大人,童年並不是完全天真無慮,孩子也有受傷、沉悶、恐懼等負面感覺及情緒。孩子跟大人一樣,內心世界都有狂野、不受束縛的一面,容許自己如野獸一樣放縱、放肆。正如此書的電影版片名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There's one in all of us,當孩子需要宣泄情緒時,為人父母的,除了給予孩子空間表達情緒外,還可正面地肯定孩子也有處理情緒的能力。畢竟,香港孩子要面對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何美儀,三子之母,英語教學碩士,有15年中學及大專英語教學經驗網址:step-up-kids-english.blogspot.com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跟小小孩閱讀

明報 - 教得樂  2012-04-10

「跟10 個月大的寶寶說故事?給寶寶一本書,寶寶就只會丟或咬。跟寶寶說故事,遲些才開始吧。」不少新手父母陪孩子閱讀時,常聽見以上回應,你同意嗎?

我家的三隻小豬,都是一邊含奶瓶,一邊聽故事長大的。對,跟寶寶說故事絕對不易,獨個兒的自說自話,寶寶又沒什麼反應;到了學步階段,他又不停走來走去;Terrible Two 階段(2-3 歲)就更頭痛。朋友問我可有方法叫小豬乖乖停下來一起讀故事,說實話,真的沒有。



實用選書及讀書指南

我的方法是把「讀故事」成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故事書是我家存量最多的玩具,我把書放遍全屋,希望他們隨時接觸到,讓孩子知道翻書是樂事,就算只是閱讀一分鐘。孩子天生喜歡聽故事,共讀沒有特定故事時間,也沒有規限每次長短,但必須快樂和享受。

近日讀到一本實用的選書及讀書指南《跟小小孩一起閱讀》,專為準父母或育有嬰孩的爸媽而設。作者Susan Straub KJ Dell' Antonia 是美國著名育兒專家。Susan 是「唸書給我聽」計劃(READ TO ME Program)的創始人與指導者,為年輕家庭提供親子閱讀工作坊;KJ 則出版了多本育兒書。她們的共同信念是: 「讓孩子喜歡閱讀,不能從兒童時才開始做,應從嬰兒時期做起。」這本書對父母、教師(尤其是幼師)、託管主任及導師等,都是很實用的資源書,確實「是一本幫助小小孩選書、讀書、愛書的終極指南」。全書共11 章,每一章節都包含兩部分:閱讀主題的詳細說明(包括繪本、互動書、童謠、手指謠等)和附加書單。每章還收錄了趣聞、簡單建議及技巧。



適合幼初小抗拒英文孩子

我最欣賞在「年齡與發展階段」的表格中,清晰列出與新生兒、學坐期、學爬期、學步期,幼兒共讀的重點技巧及適合活動。詳閱書單後,我認為大都適合香港幼稚園及剛上小學的學生,特別是抗拒英文的孩子。Susan 「唸書給我聽」計劃,把親子共讀的概念,在年輕家庭中播種,熱誠和毅力值得加許。其實香港教育局也可與食物及衛生局合作,為準爸媽及剛成為父母的朋友,於醫院和健康院提供親子共讀的指導工作坊,好讓他們盡早播下閱讀種子。



書名:

跟小小孩一起閱讀:一本幫助小小孩選書、讀書、愛書的終極指南(Reading with babies, toddlers, and twos: A guide to choosing, reading, and loving books together

作者:Susan Straub, KJ Dell' Antonia

譯者:鄭鳳珠
出版社:小東西圖書有限公司

「唸書給我聽」計劃網址:www.readtomeprogram.org


文、圖:何美儀

三子之母,英語教學碩士,有15 年中學及大專英語教學經驗網址:step-up-kids-english.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