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以聲引領孩子走進森林



明報 2012-12-11

上期提及父母是孩子閱讀路上的明燈(L.A.M.P.), PPerserverence)——堅毅地每天跟孩子閱讀,那即是要堅持多少天?數數手指,我從老大呱呱落地開始,到老二、老三,堅持了15 年。3 歲前最難,因為孩子注意力較短,不過,就算孩子聽一會兒便走開,看一會兒便轉移視線,千萬不要氣餒,這就是小小孩的特性。

小小孩的注意力短暫,選書時就要更注意圖畫的展示和文字的流暢。小小孩喜歡重複,喜歡玩捉迷藏,喜歡猜想,要「尋找答案」的書很適合親子共讀,好像Julie Lacome Walking Through The Jungle。故事很簡單,主角是個小男孩,獨自走進森林,遇到不同的動物。這書的句子都放在左頁,只是動作字彙不同,例如walking, creeping, running, leaping, swinging wading,右頁則是小男孩做出不同的動作,爸媽不用解釋,孩子也能領悟不同的動作字彙。

故事簡單配圖解釋詞語

Walking through the jungle, what do you see? Can you hear a noise? What could it be?」以上這三個問題,父母朗讀時要慢一點。故事的右頁還有動物叫聲,如第一隻動物的叫聲是「sssss」,爸媽可重複發聲後, 問寶寶「What could it be?」,給時間孩子猜想,

就算他不回答也無所謂,慢慢翻頁,呈現在寶寶眼前的第一隻動物,是一條長長的、纏着樹枝的蛇。此時,爸媽就乘着寶寶的驚愕, 帶着緊張的聲線讀出:「Over there! A snake looking for his tea.

重複情節易令孩子投入

讓寶寶明白什麼是「his tea」,爸媽可舔舔舌頭、摸摸肚子,可問蛇會吃什麼來刺激孩子的想像力。類同的情節和句子結構在故事中重複6 次,到最後一頁,小男孩雙手掩着臉說: Hope it isn't me!」若孩子要你再讀一次,那恭喜你,孩子愛上這故事了,那就再讀一次吧。我通常多放一兩本故事書在身旁,若孩子願意,可讓他再選一個故事來共讀。

共讀後會做什麼?

我建議爸媽分享你的感受,像「那小男孩很勇敢啊!一個人走進森林找動物」。到孩子大一點時,可引導孩子說說他的感受。至於伸延活動,我個人認為要視乎爸媽和寶寶的狀態。

朗讀貼士

1. 讀故事時間不一定要在睡前,飯前、飯後都適合。

2. 每次不用太長,亦不用說完整個故事,視乎孩子的狀態。若每天共讀4 次,每次5 分鐘,已經有20 分鐘的閱讀時間。

3. 父母要先看一次故事,最好練習幾次,然後聲情並茂地朗讀出來,讓圖文同時進入孩子腦中。

書名:Walking Through The Jungle
作者及插畫:Julie Lacome
出版:Walker Books

文、圖:何美儀
何美儀,三子之母,英語教學碩士,有15 年中學及大專英語教學經驗
網址:step-up-kids-english.blogspot.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