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 2012-05-31
親子共讀已在台灣推廣多年,只要流連當地的兒童書店,便會發現不少家長與其年幼子女共同捧著一冊繪本看得津津有味,入神不已。繪本之所以受歡迎,除裡面的插圖引小孩注目外,它的故事還有讓成年人著迷的魅力。日本繪本作家佐野洋子的繪本作品《大樹,你給我記住》,講述一個大叔厭煩門前老樹的樹蔭太大,擋著晾衣服的陽光,便拿斧頭將樹砍去,結果,陽光毫無遮掩地曬在他看書的臉上,而郵差也因沒樹作記號常送失了他家的信,使他後悔不已。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卻包含著不簡單的哲理:人類往往將“自然”和“記憶”親手毀滅後,才自覺“珍惜”的重要。
去年七月至今年初,書店“邊度有書”與人仔叔叔合辦了“人仔叔叔繪本漫遊”夏日親子活動,透過多個不同主題繪本故事,啟發家長和孩子閱讀興趣,讓大衆關注親子共讀的技巧和樂趣。據“邊度有書”負責人李銳俊所見,活動現場大小朋友都受到人仔叔叔講故事的魅力感染,笑聲不斷。她指出,該活動並非只為大衆帶來歡樂時光,因對比起時下其他媒介的娛樂,講故事是最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交流及拉近距離,故值得推薦。
人仔叔叔夏日開“古”
人仔叔叔是香港專職講故事人,曾於電視台兒童節目擔任主持,近年致力於港澳推廣“講故事,促閱讀”的風氣。深信繪本故事有震撼大人和小孩心靈的力量,通過將繪本的文字流露在自己的感情語調上,朗讀出故事的情懷,那麼,他們便會跟著繪本的世界遊走,從中發現深刻和有趣。在“邊度有書”內舉行的小型講故事會,他特別挑選了《我討厭書》、《我不知道我是誰》、《你很特別》、《龜兔賽跑(改編版)》、《七號夢工厰》等外國繪本,還有自身創作的《五十一的快樂秘密》,與家長和小孩分享繪本故事之美。
人仔叔叔表示,在蕓蕓中外的繪本中,選擇這幾本作為講故事會的讀物是有深意的。以《我討厭書》為例,故事描述一個不愛讀書的小孩米娜,其父母偏偏嗜書如命,他們家裡每個角落都擠滿各種書籍,連日常生活對話也離不開書,這讓米娜產生不少困擾。某天,米娜為拯救小貓,不小心推翻了房間裡高聳入雲的書堆,一群書應聲倒下時,許多故事書的主角人物也跟著跌出來,走進人類的世界,又鬧又跳;但米娜不清楚他們來自哪本書的故事,只得硬著頭皮逐本翻閱,好幫他們尋回自己的“家”……讀著讀著,米娜不期然發現閱讀的樂趣,自此愛上了讀書。
人仔叔叔認為,這樣富想像力的繪本故事非常扣人心弦,而且米娜一家成人和小孩原本對“讀書”看法的差異,也和生活中常見例子相當貼近——現今這個由電玩遊戲與電視佔據童年的時代,令小孩喜歡閱讀並不容易,許多家長如同米娜父母這類閱讀專家一樣,對如何教育厭書的孩子束手無策,但也許在命運安排的某一刻,孩子自身發現了打開書本後的廣闊世界,學懂了思想馳騁於書本知識的小宇宙裡,對閱讀的喜愛就自然而生了。故希望積極推介上述幾個繪本故事,讓孩子認識自己,建立自信,發展個性,從而能立己達人,傳承感恩、關愛與歡笑。
繪本故事傳承感恩
在網上翻看一些人仔叔叔表演講故事的片段,不難發現他喜歡在原來故事的基礎上加入不少細節,並添加很多得意搞笑的想像空間。然而,他卻說,故事講得好不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故事本身是否眞的動聽,因此,這次他來澳講故事,沒帶備任何輔助的道具,而是即興滔滔不絕,手上的書都沒翻一頁,希望以最純粹的方式讓故事扣入聽衆的心扉。
李銳俊指出,人仔叔叔對每個繪本故事都有一定深度的理解,他講故事時從不流於說教,或只著重搞笑,而是一種用心的再創造,聽衆未必一下子能領會,但只要耐心想想,肯定會喜歡他講故事的方式。
人仔叔叔自言“繪本漫遊”猶如一次長途旅行,他充當導遊,除了須熟悉旅遊點背後的風土文化外,還要瞭解參加者的想法,按照他們的性格特點設計旅遊路線,以豐富旅程的質量。活動開始前,人仔叔叔會與參加者先認識一下,通過不斷溝通,建立互信關係,而講故事後的分享會,則由參加者主導,讓他們大方暢談對故事的所思所感與收穫。
講故事促親子關係
作為職業講故事人,人仔叔叔亦有自己的“古仔”:年輕時的他曾忙於在內地工作,疏忽了照顧家人。當親子關係陷於膠著之際,人仔叔叔仍選擇在夜晚一對年幼子女睡覺前主動給他們孜孜不倦地講故事,由當初的“口窒窒”講到“龍飛鳳舞”,而他的子女都很享受這段聽故事的時光,並與人仔叔叔“重拾舊好”。
人仔叔叔總結表示,推動講故事和閱讀文化的活動仍須強化宣傳,由政府、社區及學校合力形成氛圍,家長亦須大力支持與配合,那麼,“親子共讀”才不致於成為口號,而是值得弘揚和傳承的文化。
“邊度有書”已計劃於今年九月推出同類型的講故事活動,再次聚集一班大小朋友過來聽繪本故事,屆時能否又見到人仔叔叔精彩演出呢?李銳俊笑稱請各位擔定櫈仔,拭目以待吧。
梁錦生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