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澳門日報  2012-05-06



《培養小孩的責任感

作者: Foster W. ClineJim Fay

譯者:洪懿姸

出版社: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118


每天打開本地以至鄰近地方報紙,總會發現許多令父母膽戰心驚的新聞,一會兒是學生不堪學業壓力跳樓自殺,一會兒是小情侶為五百元販毒,一會兒是靑年不願意外闖發展。經不起挫折、不懂得理財、不曉得處理感情問題、不勇於承擔後果、不明白為何而活,這好像變成每一個城市的孩子縮影。《培養小孩的責任感》一書之推薦序中有一席發人深醒的話:“如果,父母不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培養孩子自己去學習面對風雨,自己去學習承擔風險與挫折,那麼等到父母被迫放手的那一刻,他就如那些初次飛行的雛鳥,面對非生即死的慘酷考驗!”的確,廿一世紀的孩子要掌握的關鍵能力之一,是獨立自主又負責的能力,這點需要同時建基於愛與邏輯的教育。但很遺憾,現今很多父母會將“V”字型教育倒轉,原本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應為孩子行為所設定的限制會逐步減少,孩子能掌控的自由亦應愈來愈多,可是大多數父母從一開始對待孩子如對待大人一樣寬鬆,然後隨年歲增長父母卻逐步將權力從孩子身上拿走,結果在權力和特權被強制剝奪後,孩子會感到憤怒和作出反抗,讀者不難發現從出生、幼兒期、小學、初中、高中以至成人時期,這因果不斷循環和進一步加劇。

本書提供了四十一個情景範例,手把手指教父母如何活用“選擇”這一利害武器,書中作者提醒父母,給孩子“選擇”而非命令是致勝的武器,其實這是強迫孩子學會思考和衡量選擇的內容,讓孩子抉擇要採取的行動,為孩子提供犯錯和從後果中學習的機會。每一天或許我們正與孩子在學習、吃東西、睡覺時間或洗澡的戰場上爭吵,而每一次都因為孩子頑強抵抗導致我們輸掉了掌控權。可是,我們可能無法命令孩子吃東西,但可以控制不要讓他坐在餐桌上;我們可能無法控制孩子何時做家務,但可以確保他在吃下餐前做完;我們可能無法控制孩子的嘴巴不說無禮的話,但可以確保當我們在場時,他不會說這些話。

鄧偉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