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莎.米勒(Lisa Miller) 著
林育瑋 鄭幼幼 譯
三民書局 出版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我們活著的目的,不是跟別人比,而是跟自己比。怎樣達到你自己的最好,而不是怎樣達到全世界的最好,才是我們人生的目標。因為怎樣做到你自己的最好,是你能控制的,而怎樣做到全世界的最好,是不由你控制的。這個網誌,是媽媽在養育教你們的成長路上所擷拾的資料,但願我沒有對你們期望太多,只希望你們能取你所需,做到最好的自己!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學習永不嫌遲
明報 2012-07-25
書名:米爺爺學認字
作者:喬‧艾倫‧波嘉
出版社:三之三文化
出版日期:2001 年3 月
故事摘要:
米爺爺會種好吃的玉米,會製作糖漿,也會將木頭做成桌子,他會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可是他不會看字,於是便對米奶奶和他的弟弟傑克森說好想學認字,起初得不到大家的贊同,然而,透過米爺爺努力不懈的好學精神,不但讓自己的學習充滿樂趣,更感動了米奶奶,最後米奶奶也心動了,很想去學認字。
科技日新月異學習無邊界
過去兩星期,暫時放下工作,往冰島、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旅行,剛抵達冰島,已是午夜時分,步出機場仍可見落日晚霞!在24 小時都是白晝的地方遊覽,沒半點睡意,心情挺興奮,只想把握時間,上山下海,游走這大自然風景極之美麗的國家。旅程中的所見所聞,讓我感覺自己確實非常渺小,加上途中認識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在彼此分享旅遊心得時,更感慨當年沒好好學習,如今方知「書到用時方恨少」呢!
成長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當我感受到「書到用時方恨少」時,其實也不失為一件好事,至少我知道自己的確不足,因此,我想起了《米爺爺學認字》這本書。故事中的米爺爺,什麼也懂得做,只是不懂得認字,為什麼認字對他這麼重要呢?原來他是想為米奶奶讀一篇詩,他認真學習,要把優美的詩篇經由他朗讀出來,讓米奶奶感受箇中的溫馨和浪漫。然而,學習是需要動機的,有些事是從生活中學習,有些則要別人指導,才能增進自己的智慧。同時,也豐富別人的見聞,引發學習興趣,米爺爺對學習的熱忱,深深感動了米奶奶。結果,她也想去學認字。
透過這個故事,說明沒有哪一種學習會太晚、太遲,也沒有哪一個年紀是不能再學習的,只要願意,新的學習過程都能引領我們進入另一個視野。况且,學習不分年紀,更沒有因為年紀大了就不需要學習,特別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明天永遠有我們不知道的事和不知如何運用的科技!最後,經歷了這次自助旅遊,不但激發起我的學習動機,還有很多見聞,至今仍讓我久久未能忘懷,特別是在冰川看見的那些巨大藍色冰層。我知道這不是好現象,因為這代表氣候變暖,意味着每年初雪來得更晚,溫暖的日子來得更早。冰川已開始抵受不住而慢慢消耗掉在表層的冰雪,露出那些可能已是百萬年前壓縮而成的底層藍色冰川。如果氣候一直惡化,恐怕那些藍色冰川都會在不久的將來消耗殆盡!
菜姨姨
致力推動親子共讀,足迹遍及港九多間幼稚園小學,到處「講古」choieebook2011@gmail.com
堅持助孩子一臂之力
明報 2012-07-25
今天是星期日,我們一行三人到了購物商場,姐姐想買一張CD。
「媽媽,我們先去看背包,如果有我喜歡的,說不定我就不買CD。」
兩樣東西對媽媽來說,都叫浪費。CD,家裏已經很多了;背包,背去學校的書包,為什麼要換來換去,媽媽不表認同。
「媽媽,你看,這個牌子的包包,學校很多人背。」「嗯,這個價錢太貴了,我還是買那個打折後一百五十元的好了。」姊姊從頭到尾都在自言自語。
我們隨後又逛了CD 店,最後,三心兩意的孩子,決定還要再回背包店看一眼。「媽媽,我決定要買這個包包。」
「好,下次再來買。」媽媽說。
「為什麼?」姊姊的臉色開始有些變化。
「因為我們說好了只能買一百三十元以內的禮物,你還差二十元。」「等你存夠了錢,我們再來買。」媽媽說話的語氣,平淡無奇。好像聽到有人說「星期天不用去上班」一樣的理所當然。
「可是——」姊姊沒有在臉色上做太多的變化,但是語氣卻跟着改變了。多少父母,在這個節骨眼上,就敗下陣來了。
「才差二十元,我等下回家馬上寫中文字、看中文書賺錢。」姊姊語氣中濃濃地透露着—— 「你這個媽媽也太不盡人情了吧」。
「不行,存好錢,再來買。」我一旦發出了指令,不會隨意更動的。除非你有更好的理由可以當場說服我。
此時,我們已經走進了超市,開始準備採購日常用品。
「媽媽,可不可以買洋芋片。」弟弟問。
「不行。」因為昨天才吃完了一包。吃零食的頻率,不可以太高。
「媽媽, 我好餓, 可不可以先吃一個麵包。」姊姊問。
「不行,回家馬上要吃飯了。」我說。
媽媽走出超市的時候,只聽到兩個小人在後面竊竊私語,但是那音量剛剛好媽媽可以聽到: 「今天是『不可以』天,什麼都不可以……」
媽媽沒有接話。孩子一時承受了這麼多的「不可以」,發發牢騷,不為過。
東西好重啊,今天買了好多玉米罐頭,那是姊姊和弟弟的最愛;一袋在媽媽身上背着,一袋在姊姊身上背着,弟弟呢?徒手拿一瓶大大的洗衣精。我們繞過了商場,到了巴士站等車回家。
媽媽堅守原則孩子一樣快樂
遠遠地看巴士來了,媽媽卻聽到姊姊若有所悟地說: 「我決定不要買那個背包了,現在的也還很好背,我要把錢存起來……下次可以跟同學去看電影。」
媽媽還是沒有接話。上車後,媽媽和採買物品坐在一起,姊姊弟弟正坐媽媽後方。看着窗外的夕陽天色,聽着姊姊弟弟嘻嘻哈哈的玩笑聲……媽媽的心裏想着:堅守原則的媽媽,一樣可以養出快樂的小孩。媽媽的堅持,其實是在助孩子一臂之力,你發現了嗎?
汪培珽
旅港台灣親子博客紅人,著作銷量合共達廿多萬,育有兩名兒女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讓孩子闖禍
明報 2012-07-04
書名:Mr. Gumpy's Outing
作者/繪者:John Burningham
出版社:Red Fox , UK
適讀年齡:5 至7 歲
Burningham 的另一本經典之作Mr. Gumpy'sOuting,讓他成為英國首位兩度獲頒最高榮譽的凱特.格林納威大獎的童書作者。
Mr. Gumpy 今天要划船去遊河,一路上遇到小雞、小貓、小狗、小羊等不同的動物,他們也想登船一同遊歷,面對每隻動物的要求,Mr. Gumpy 沒有拒絕,但深知每位乘客的獨特個性,他便提出不同卻十分明確的要求,像是對兔子就請他不要在船上跳,對小豬就請他別把船上弄得一團糟。Mr. Gumpy 說只要乖乖不亂動就能上船,但這麼多的小動物全擠在一艘小船上,真的能乖乖不動嗎?
做老師的都會有同樣經驗。課堂上明明給小朋友說好了規矩,但總有一些特別調皮的小孩「左耳進、右耳出」,過度活躍症隨時發作,做出搗亂行為,破壞班裏的秩序。
故事發展下去,所有的動物都上了船,遊河一段時間後,動物難耐自己的本性,跑的跑、跳的跳、胡鬧的胡鬧……終於闖出大禍,小船給弄翻了,大伙兒都掉進水裏去!
假使違規行為發生在班裏,臉紅耳熱的老師也許會喝停不守規矩的孩子,最後施予嚴懲,以儆效尤,重新恢復紀律。Mr. Gumpy 的處理手法卻出人意表,他一點都不生氣,似乎這個結果早在他預料之中。他帶着小動物在太陽下曬乾身體,然後一起享受一頓豐盛的下午茶,最後還笑意盈盈地邀約大家,下次再來一起搭船遊河啊!
成長是連串歷險旅程
大人常對孩子說「要遵守規矩」,但「規矩」是什麼?這樣的抽象詞彙,幼兒能聽懂多少?也許像Mr. Gumpy 一樣在上船前先給予清清楚楚的指令,孩子才能真正理解你對他的期望。但當孩子因違規而闖出禍來,除了懲罰以外還可以做些什麼?Mr. Gumpy 在安全無慮的環境下(河淺淺的)讓孩子翻個船,練習練習吃虧、受挫,之後再予以撫慰(陪着牠們曬太陽,還吃個下午茶),孩子充上電、繼續與你探索未知的世界(邀約下次遊河)。
成長是一連串的歷險旅程。很多老師或家長為了保護孩子,一定強撐着不讓船翻,也許還會伴隨着破口大罵:早叫你不要這樣這樣,你還這樣這樣……到最後,孩子不再感謝你沒讓他翻船,且也不願意再與你同搭一艘船,更憂心的是,他還是會想要冒險、嘗試,於是就去改搭別人的船。
Aman Chiu
牛津大學出版社英語教科書作者、朗文英漢辭典編纂者等,著有《踢走港式英語小辭典》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