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兒童館日本BB 最愛

2015-10-06  明報 - 教得樂

趁老公出差,匆匆回港三星期,感覺有很多事都要重新適應。首先,每天考慮帶MJ 去哪裏放電都經已很頭痛,如果住的大廈沒有會所,在香港適合兩歲或以下的地方真是少之又少,曾到過運動場的Playroom,但那裏混合了所有不同年齡的小朋友,他們跑來跑去,對嬰幼兒來說有點危險,所以除了去公園散步外就沒有其他適合他去的地方,但其實BB 也很需要上街啊!他們也很需要在家以外的地方學習啊!

日本兒童館設備齊全

在日本,每一天我都會帶MJ 去兒童館(館) 「放電」,所謂的「兒童館」是日本政府為18 歲以下的兒童而設的設施,提供一個讓兒童自由嬉戲的地方,並為不同年齡層的嬰幼兒、小學生和中學生服務,每一個區大概會有六至七間兒童館,館內會分開嬰兒室、閱讀室、集體遊戲室、運動室等,而裏面會有形形色色的玩具、棋、運動用品等供館內人士使用,這些物品一般都是由不同人士捐贈,所以不同兒童館內的設施也不一樣。

我家附近的兒童館是一棟兩層樓的建築,設備也頗齊全,館外有個大院子,更有一個小沙坑和孩子們玩耍的滑滑梯,好動好靜的小朋友也適合,而兒童館每天也會舉辦不同的活動,讓區內的媽媽互相認識大家,分享育兒心得,同時也可以讓小朋友學習社交,所以日本媽媽每天也會在兒童館流連。

香港難推BB 車只好用孭帶此外,自從移居日本後,我一直都沒有用過孭帶,出街只會用BB 車,基本上大部分地方都設有升降機,擁有完善的無障礙通道。

可是在香港, 除了點對點是地鐵站,不然根本用不了BB 車,由於父母家離地鐵站有一段距離,我根本不能獨自抱BB 同時摺BB 車上落巴士、小巴,我更試過遭的士司機拒絕幫我放BB 車,所以無奈只好用孭帶,一個人每天背起12 公斤的「大冬瓜」,原先買給父母做手信的按摩藥貼,結果只好自己全部用光。

這段時間,我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孭着BB 的媽媽,究竟是怎樣上廁所呢?

我為此問過身邊的媽媽朋友,有些說從不自己一人帶BB 出街多於3 小時,有些媽媽更已練成了背着BB 上廁所的絕世本領(我試過完全失敗)。

在日本,無論是大型商場或地鐵站的廁所,廁格內必定會有BB 安全座椅,讓媽媽安心來個方便,此外,每個商場必定有BB 休息室(赤休憩室)讓媽媽可以坐下,休息一下,不然日本媽媽(在沒有工人的情況下)怎能自己帶兩三個小孩,而從容不迫?

文:椰菜媽媽


新手媽媽,最愛DIY 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個椰菜B,最近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每月一次與你分享育兒趣事。
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