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2012-09-23
中秋節將至,街上的紙紮店、文具店掛上各式各樣的燈籠,一面倒以塑膠發聲燈籠佔大多數,先不計每年製造多少塑膠垃圾,一開電源,發出刺耳將近走音的聲響,實在擾人。還是上一輩的自製中秋玩意有意思得多,當年物質窮乏,他們利用剩餘物資如將碌柚皮變成燈籠、用空罐做走馬燈,還用拜神祭品菱角做菱角轉,創意與玩味拿滿分,又夠環保,更重要是,滿有中秋情懷。
文李佩雯圖葉思雅
中秋節在城市裏面變得愈來愈商業化,許多充滿人情味的傳統逐漸被人遺忘。可幸,香港很多圍村仍保留傳統,家家戶戶一起過節,猜燈謎、拜月光、玩自製傳統中秋玩意,與昔日沒兩樣。住在元朗蔡屋村的小彤,是蔡屋村第十八代人,蔡屋村已有400 多年歷史,住在村內的都是蔡氏家族成員,每年中秋節前夕,家家戶戶聚在祠堂前的空地,賞月光吃月餅猜燈謎。
「村民每年會舉行中秋大食會,分享美食和佳節喜悅。正日那天大家在家拜月光,祈求一家平安,幾代人一起吃飯做節,之後食月餅,玩燈籠,住在外邊的家人,每年這一天也會回來團聚。拜完月光的茶,媽媽我們喝,喝過聰明又伶俐。」小彤十分重視中秋節,圍村濃厚的氣氛維繫了村民家人的感情。
中秋玩意買少見少
在圍村土生土長的小彤,小時候爸爸已給她做碌柚燈籠, 「爸爸手工了得,做的碌柚燈籠漂亮,我們幾姊妹會提碌柚燈籠通村探險。我從小到大都不愛玩發聲的膠燈籠,最愛紙燈籠和碌柚燈籠。見到鄰村小孩就用圍頭話說, 『今晚點,今晚蓬,今晚點個爛燈籠』就是咒人家的燈籠燒著,好貪玩!」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當時的人反而愛運用些小智慧,加點冒險精神,自製創意棚爆的小玩意。除了熟悉的碌柚燈籠,還有鮮為人知的中秋手作如菱角轉和罐頭走馬燈,在昔日圍村才看得見的。那些年,鄉親父老教蔡爸爸做的玩意,現在傳到小彤手中。中秋傳統玩意,包含民間智慧和中秋文化,作為年輕一輩,小彤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在消失前,留住這些情懷。
罐頭走馬燈
材料主要是空罐頭、鐵枝和線轆,推動走馬燈時,線轆的轉動帶動空罐頭旋轉,裏頭的蠟燭同時不斷轉動,透出紅紅火光,十分漂亮。
材料:罐頭空罐(2 個)、線轆(1 個)、汽水蓋(2 個)、鐵衣架、鐵線(1 條)
工具:槌仔、小尖嘴批
做法:
1 用槌仔及小尖嘴批在空罐頭中軸穿洞(方便稍後用鐵枝穿起)
2 在罐底戳出多個小孔,可隨意戳出圖案
3 汽水蓋功能如蠟燭枱,在汽水蓋左右兩旁戳出小孔(以便之後用鐵線固定位置)
4 汽水蓋放在空罐頭中軸洞旁度位,在空罐頭上戳出與汽水蓋相同距離的小孔,用鐵線將汽水蓋固定在空罐頭上
5 將鐵衣架扭成直鐵枝,穿上線轆,鐵枝末端屈至微微彎曲,以防線轆跌出
6 空罐穿在鐵枝上,點上蠟燭,推動走馬燈時,兩罐會旋轉
溫馨提示:
●鐵枝綁在竹支上,方便推動走馬燈
●可隨個人喜歡增加罐頭數量
碌柚燈籠
碌柚是中秋的應節水果,果肉吃掉後,碌柚皮也大有作為。碌柚燈籠製作簡單,花點心思,在果皮上挑出圖案,輕易自製獨一無二的碌柚燈籠。
材料:碌柚(1 個)、鐵線(4 條)、汽水蓋(1 個)、圓木筷(1 支)
工具:雙頭筆(或鉛字筆)、槌仔、小尖嘴批、生果刀
做法:
1 將碌柚頂部切走,在外皮切出4 瓣,注意不要切到底, 用柔力分開皮與肉,取出果肉
2 在汽水蓋左右兩旁戳出小孔,放在碌柚底部戳出相同距離的小孔,穿上鐵線固定汽水蓋在碌柚的位置
3 用箱頭筆在碌柚皮上畫簡單圖案,用生果刀或界刀界出圖案
4 用小尖嘴批在四瓣柚皮的頂部戳洞,4條鐵線合拼成2 條用,並打對穿。將鐵線一端穿在柚皮頂洞上,柚皮內部鐵線末端綁上短木筷,以防鐵線甩掉。鐵線另一端穿在對向的果皮頂洞上,內部的鐵線末端同樣綁上短木筷。另外兩瓣果皮以同樣方法穿上。
5 圓木筷放在鐵線交叉點上,用鐵線繫穩,放上蠟燭大功告成。
溫馨提示:
●避免蠟燭燒黑碌柚頂部,可切走蠟燭上方的果皮
菱角轉
菱角轉是上一代中秋的流行玩意,製成品兩隻菱角底部對底部插在香燭棍上,當拉出魚絲或幼繩時,頂的菱角會快速旋轉。
工具:小尖嘴批
材料:短木筷(1 小截)、粗香燭棍(1 支)、菱角(2 隻)、魚絲或幼繩(約20c m )
做法:
1 用小尖嘴批將頂的菱角底部戳出小洞。下菱角則戳穿底部及頂部,並在菱角中間多戳一個小洞(圖)
2 頂的菱角插在香燭棍上,在菱角下方綁上魚絲
3 魚絲穿入下菱角底部並從中間的洞穿出,魚絲末端綁上短木筷(方便拉魚絲),下菱角插在香燭棍上
4 拿著下菱角,用手指撥動頂的菱角旋轉,魚絲自動收起,拉出魚絲,頂的菱角會快速旋轉
溫馨提示:
●玩菱角轉時,要拿著下菱角而非香燭棍,否則菱角不會轉動
網民自製環保燈籠
坊間許多人將自製燈籠的相片或片段放上網,設計創意無限。
利市封燈籠
www.tudou.com/listplay/F4_fxVDPnEA/eKmH3eTIsMA.html
汽水罐燈籠
blog.yam.com/tina44489/article/2969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