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優質數學概念英文童書

澳門日報  2012-11-11

Maths WithThe Boy Who Cried Wolf
作者:Yeap Bar Har
出版社:Marshall Cavendish Education
出版日期:2008

  新加坡的主要官方語言是英語。但這個國家過去所出版的童書,多充滿說教味,同歐美的童書,有明顯的分別,是成年人的觀念強加於孩子身上的“童書”,但最近見到一套新加坡Marshall Cavendish Education出版社出版的幼兒叢書,All Kids R Intelligent!個個孩子都聰明,有點眼前一亮,對其中有關培養“數商”的十本書,尤其喜愛。

  這套名為“Maths With…”的系列書,目的“培養您孩子的數學商數”(Nurturing your Child's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此系列書主要分為兩部分,今天先為讀者介紹以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來帶出數學概念及計算的五本書:《Maths WithThe Boy Who Cried Wolf》(狼來了);《Maths With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龜兔賽跑);《Maths WithThe Thirsty Crow》(口渴的烏鴉);《Maths WithJack and the Beanstalk》(傑克與魔豆);《Maths WithGoldilocks》(金髮姑娘和三隻熊)。

  《狼來了》是很多小朋友都聽過的故事。作者把原著作了一丁點的改動:男孩阿Tim每天放羊時都會數羊,帶領小讀者數數目。最後Tim因為欺騙朋友兩次後,狼的來時得不到援手。狼啣走了兩隻羊,Tim的十二隻羊,剩下十隻。

  作者在The Boy Who Cried Wolf中把羊兩隻為一組,讓小孩學數2的倍數——246,……12;前來救援的小朋友三人一組認識3的倍數369;最後一共損失了兩頭羊,12-2=10。這系列書的圖畫繪得有趣精彩,每書都有一位“旁白員”用幽默的話來解釋內容,指示如何玩遊戲。《狼來了》的“旁白員”是一隻狗,《金髮姑娘和三隻熊》的“旁白員”是一頭小熊,《傑克與魔豆》的是一粒豆……。Maths with…除講故事與計數之外,還附有手工及遊戲;每頁都有給家長或教師的筆記(Parent's/Teacher's Notes)。

  書的最後部分總結全書四個主要內容,表列出故事所探討的數學概念與技巧,例如數234的倍數,認識顏色、學習日期(星期一……),認識聽覺與視覺,知道講大話的後果(學習人際關係商數),及思考問題的技巧等。從遊戲中學習數學概念,比僵硬地由1數到100,苦練加減乘除,有趣而自然得多。

  本書作者Yeap Ban Har是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學的數學教育副教授,下期繼續介紹他另五本精彩的數學教育學前童書。

  西斯


唸童謠學計數

澳門日報  2012-11-18

Maths withOne,Two, Buckle My Shoe
作者:Yeap Ban Har
出版社:Marshall Cavendish Education
出版日期:2002

  今天續為大家介紹新加坡Marshall Cavendish Education出版社的Maths with…系列書的另一半部分。上周介紹的五本,都是著名的童話寓言類故事,作者安排了許多讓幼兒興致勃勃地數數目的機會,是全書精華所在。

  作者Yeap Ban Har博士是新加坡年輕學者,在南洋科技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任教十年,此前曾在學校當過數學及科學教師,有前線教學經驗。目前是Marshall Cavendish Institute(馬錢爾·卡文迪什研究所)所長,此研究所服務全球教師,專研專業發展。作者同時又是新加坡一所專門招收自閉兒童的Pathlight School(路燈學校)課程及專業發展主任。

  Yeap Ban Har寫了許多幼兒早期數學教育的書,他的其中一個系列的著作,曾獲美國加州幼兒園採納為教科書。

  Maths with…”第二部分五本書是著名英語童謠,由此帶出數學概念。這五本唱童謠學算術的書,分別是《Maths withHumpty Dumpty》(胖胖蛋先生);《Maths withHickory Dickory Dock》(嘀答嘀答鐘);《Maths WithBaa Baa Black Sheep》(咩咩黑羊);《Maths withOne,Two, Buckle My Shoe》(一,二,扣好鞋扣);《Maths withTwo Little Dick Birds》(兩隻小鳥)。這些童謠都押韻,容易上口,《一,二,扣好鞋扣》為例:OneTwo, Buckle My Shoe.Three,Four, Shut the Door. Five, Six, Pick up sticks. Seven,eight, Lay them straight. Nine, ten, A big, fat hen.家長引導兒童觀圖共讀,辨認阿拉伯數字與英文數字的聯繫;接著利用圖畫的提示,由兒童嘗唸出來。數數目及配對遊戲之後是另一首也是用數字押韻的農場動物童謠。

  童謠學數系列最吸引孩子的地方是它的手工紙遊戲卡,說出動物名字,學習加法,並自己出加法題目。

  作者在書末表列出本書的學習目標,如邏輯數學智能、口語智能、思考本書的精華所在是家長/教長筆記╱(Parent's/Teacher's Notes),每頁均有具體指導。書末表列出本書具體學習目標,如邏輯數學智能、口語智能、思考的技巧,及其所在頁數。

  由於每首童謠的內容都不同,作者設計的遊戲活動亦不一樣。Maths with…叢書寫得專業,確可開發幼兒的多元智能,通過故事和歌謠來理解數學概念,對亞洲幼兒而言,可學英文也學數,一箭雙鵰。此一套十冊系列書可作“家中的教科書”用,值得推薦。

  西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家用急救箱的內容

澳門日報2012-11-10

相信大多數家庭都會在家中準備一些應急的藥物及急救用品以備不時之需,但您知道一個合適的家用急救箱應包含甚麼東西嗎?這些東西應如何使用?在甚麼情況下使用?使用時要注意甚麼?

根據美國紅十字會建議,一個基本的家用急救箱應包括:
1. 急救手冊,求救電話號碼:急救手冊可在書店購買或從互聯網下載,現時應有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可選擇;一般都會涵蓋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意外及其急救處理方法;預備好求救電話號碼或聯絡家庭醫生的方法。

2. 藥水膠布,消毒濕紙巾:預備不同大小形狀以處理小傷口,使用前先以清水清潔傷口;消毒濕紙巾用來清潔皮膚,但應避免直接接觸傷口。

3. 體溫計,冰墊:常用測量位置為腋下及耳,避免用水銀式玻璃體溫計,因打破後會接觸到裡面的水銀;冰墊平時放於雪櫃冰格,可用於退燒或四肢扭傷的即時處理;

4. 口罩:預防呼吸道傳染病,佩戴前後要洗手,為一次性使用品,用後應更換;

5. 一次性手套:使用後可避免直接接觸傷口及分泌物,減低受感染風險;

6. 彈性繃帶,三角巾:彈性繃帶可止血、包紮傷口、固定或加壓傷肢;三角巾可用作手掛以承托傷肢;

7. 吸收性敷料,無菌紗布及醫用膠紙:直接以敷料或紗布覆蓋面積較大的傷口,然後以膠紙固定,作阻隔及加壓止血之用;

8. 抗過敏藥膏,含抗生素藥膏:抗過敏藥膏可塗於局部過敏泛紅痕癢部位;抗生素藥膏可塗抹在患處以保護外露的內層皮膚;

9. 止痛藥或阿斯匹靈: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牙痛、頭痛、經痛等,使用時應注意服用者的過敏史;

10. 剪刀和鑷子:剪刀用於剪開繃帶或衣物,展露患處;鑷子用於拿取清潔之用品,避免汙染傷口。

上述物品僅是一般常用工具和針對意外的發生,若家人中有長期病患,應針對個別情況配備急救箱,以便更適合家庭需求。另外,應定期檢查急救箱中物品的有效期,以及即時補充缺少之物品,告知每一個家庭成員急救箱的位置(兒童觸摸不到的地方)及物品的用法。若能在家中配備一個基本的急救箱,相信當面對危急關頭時,便不致於方寸大亂了!

資料來源:美國紅十字會/香港紅十字會
潘沅汶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自製果醬好簡單

澳門日報 | 2012-11-01

  記得兒子小時很喜歡吃果醬多士,但在超級市場能買到的果醬品種畢竟有限。有一次,他問老爸,有沒有西瓜、荔枝或者木瓜果醬呀?令筆者頓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或者這些果醬在外地專賣店或大型超級市場會有售,但在澳門,恕我孤陋寡聞,的還未見過。

  近日,在網上看到內地“美食天下”網頁搞了一個“自製果醬”專題(http://www.meishichina.com/topic/caipu/guojiang/),又令我想到舊日兒子的問題來,於是立刻按下連結點進入瀏覽。

  網頁內列舉了將不同水果如菠蘿、草莓、李子、芒果、奇異果、木瓜、檸檬、蘋果、山楂、香蕉、杏、櫻桃、藍莓、枇杷等DIY製成果醬的方法。由於圖文並茂,製法簡單,依照製作程序,很快便可DIY出自己喜好的果醬來。

  DIY製作各類果醬的方法大同小異,選好水果後,先去皮去核,切碎後用攪拌器攪成糊狀再加糖煮製,一般按一份果肉、半份糖的比例製作。糖是很好的防腐劑,做好的果醬放入雪櫃,可以保質一兩個月沒有問題。但有些水果如藍莓、山楂等酸性較強,不宜用鐵鍋或鋁鍋煮製;而製作好的果醬,最好是玻璃瓶盛載。自製的果醬沒有雜味,口感較純,而且由於材料新鮮,亦是自家製作,吃起來更為放心。

  橙皮、桔皮製果醬相信很多人都試過,但用西瓜皮造果醬,可能好多人聽都未聽過。這網頁也有“另類”果醬的介紹,如有專文介紹西瓜皮果醬的製作(http://www.meishichina.com/Eat/Nosh/201005/81453.html),方法同樣簡單,但口味如何,真要試過先知了!

   



草莓果醬
明報  2012-10-28

每逢節日,收到不少果籃。大量生果,根本吃不完。正好製成新鮮果醬,考考泌尿科國田草莓和腎石的關係。

製作草莓果醬,比想像中簡單,材料只需草莓、砂糖及檸檬。草莓和砂糖的分量是11,所以製作多少,可以自行控制。以我今次為例,我用了500 草莓,做了四小瓶製成品。先將草莓浸鹽水,除去莖葉及熟爛的部分,洗淨。再將草莓切粒,由於果皮不易煮爛,切成大粒細粒,視乎對果蓉大塊或小塊的喜好。不少食譜建議將草莓及砂糖混合,並擺放雪櫃過夜,讓水分慢慢滲出。試過直接烹調的效果也很好,簡單快捷,我將隔夜的工序也省去了。

將切粒的草莓放進高身湯煲,加入同等重量的砂糖,開火慢煮。草莓水分滲出,砂糖逐漸溶掉,加入半個檸檬汁。一直緩緩攪拌,直至砂糖完全溶掉。調較至中火,煮沸溶液,小心氣泡升高冒出。視乎分量,一直煮沸至質感變得濃稠黏身(500 草莓大約需半小時)。熄火時,可以加入少許牛油拌勻,果醬完成。最後,放入乾淨玻璃瓶或有蓋的器皿。大家要注意,以上簡易製作,並沒有任何嚴謹的消毒和密封程序,所以並不建議長時間存放食用。

鄭志文 星期日至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