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我沒有做家庭作業,因為……》
作者: 大衛.卡利
出版社:小魯出版日期:2014 年10 月1 日
故事摘要:
故事中老師問小男孩: 「你為什麼沒有做你的家庭作業?」男孩認真地回答: 「我沒有做家庭作業,因為一個不聽指揮的機器人,毁掉我們的房子;矮人把我所有的鉛筆都藏起來了;我被飛碟綁架;超級大蜥蜴入侵我的社區;醫生開給我的咳嗽藥讓我變得怪怪的;我的狗被另一隻狗吞了,所以我一整個下午都在獸醫診所……」他的理由一個比一個異想天開,老師會相信嗎?
「我的兒子剛上小學,考試成績僅僅達標,及格多少少,做功課卻總是提不起勁來,每天還要花上好多時間和心思去催促他,為了讓他能夠主動做功課,
我們軟硬兼施, 陪伴在側,結果,他仍然慢條斯理,拖拖拉拉,看不出有什麼成效。而且我們都是上班族,晚飯後已很夜了,每天都要跟兒子的功課搏鬥,煩死了!如今建立孩子的閱讀習慣又非常重要,究竟如何才能兩者兼得?」有一個書友家長這樣問我。
奇怪理由激發批判思維
首先,學校功課不得不做,怎樣適當地引導孩子心甘情願地做功課呢?
或者請容許他們暫時放下手上的功課吧!陪他一起閱讀《我沒有做家庭作業,因為……》,看到故事中的小男孩,開宗明義地告訴老師自己沒有做家庭作業,孩子一定很好奇,為什麼他會如此坦誠表達,難道不怕被老師責備?相信孩子會更好奇,想要知道沒做功課的男孩子在幹什麼?此刻,共讀發揮了作用,讓孩子更專注,想要讀下去時,當發現是一個比一個天馬行空、異想天開的理由,例如:
「我姊姊的兔子咬爛我所有的鉛筆和作業簿。所有的書都被龍捲風吹走了。我們家的屋頂忽然消失了。著名的大導演要求用我的房間,拍他的新電影……等等」,孩子一定樂透了,看見每個始料不及的奇怪理由,不止帶來歡笑,還激發孩子的批判思維,知道這根本不是理由,而是胡思亂想!
講故事玩遊戲作獎勵
反正孩子做功課時,手腳都愛摸東摸西,不時發呆,要花很久時間才寫了一點點,何不為他們講故事作獎勵,釋放滿腦子的奇思異想,也許他們會更專注眼前的功課呢!所以,若想孩子既懂得完成功課,又能夠養成閱讀習慣,需要幫助他們妥善分配時間,
例如: 把孩子想看的圖書拿出來,等功課寫完才閱讀,這樣,把閱讀有趣的故事成為推動自己完成功課作業的動力,配以其他活動遊戲作甜品,適當分配,作息有序,靈活聰明的孩子就在面前。
By
菜姨姨
致力推動親子共讀,足跡遍及港九多間幼稚園小學,到處「講古」電郵:choieebook2011@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