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
作者:張佩斯
繪者:高佩聰
出版社:香港繪本文化
售價:$98
掃視大書店上的書架,不乏外國著名繪本,有Anthony Brown、Julia Donaldson,亞洲區有長谷川義史、陳致元,數來數去,都未見到有香港代表的蹤影。
好書無分國籍,但若然我們本地也有代表作,值得驕傲之餘,能在繪本找到小城的痕跡,我們的文化,讀起來亦分外親切。有位新手媽媽,對圖畫書充滿熱誠,憑着鑽研得來的相關知識,加上有愛兒充當她的「白老鼠」,以製作優質圖畫書為目標,勢要為本地繪本界塗上新色彩。
文:鍾家寶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不少從事創作行業的設計師都不甘於受公司掣肘,於是自立門戶,香港繪本文化創辦人、圖畫書創作者高佩聰也是其中之一,
「我曾為故事書繪畫插畫,但其實出版社已擬好草圖,仔細得連風格、形態也都決定好了,我只是重新勾畫及上色,曾經多畫一隻貓在旁邊,也被刪掉」,她說,明白出版社有不同的考慮,但實在嚥不下「填窿」這口氣,故毅然報讀兒童文學碩士課程,起初只為了解編輯們的想法,及後卻踏上了創作圖畫書的路。
深入解構兒童文學後,引起她對圖畫書的興趣,念設計出身的她,亦希望有一本自己的著作,硬着頭皮向教授遞上處女作,卻被狠批退回,但亦令她發現圖畫書一點都不簡單,她又下了一番苦功,
「圖畫書不是簡單把故事的字句拆開配圖便完事」,她解釋,那需要文字與圖畫的磨合,互相呼應,輾轉間創辦了香港繪本文化出版社,
「撮合」作者與繪者,提供製作圖畫書的平台,而《想不到……》就是她的第一個試驗品。
與作者磨合繪本花一年完成
故事由作家張佩斯撰寫,講述一條小村莊裏,一個重要日子的晚上突然停電了;每個家庭點燃着婆婆的愛心蠟燭,繼續編織圍巾、畫圖畫、挑選衣服、焗蛋糕等。追蹤點點溫暖的燭光,
「想不到」每家每戶停電也如常生活,更「想不到」為婆婆帶來了驚喜。「張佩斯借蠟燭傳遞溫暖,帶出關愛的主旨,是一個很窩心的故事。」高佩聰說,作者已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內容與情景設定,作為繪者的她,就要與作者不斷溝通,修改故事,並透過圖像說故事,增強其感染力,
「作者本來構思蠟燭會動,跑到每個家庭中照明;但我反對了」,其實,每個創作者都希望堅持自己的原作,因此作者與繪者之間磨合需時——約30 版的繪本,足足花了一年之久才完成,但為了好創作,是值得的。
作品寫實易引起共鳴
她續說, 「因貼近現實較易引起共鳴,於是我提議場景設於村落中,靈感來自西貢村屋,
讓本地讀者多一份親切感」,而屋子互相靠近圍成圓圈,因此能窺探鄰居,從一個家庭帶出另一個的寫照,並營造溫暖感覺,都是她刻意的安排;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她加插的細節位,例如便利貼、糖果等,都是另有玄機,至於謎底是什麼,就留待大家發掘了;這也是繪本的好玩之處。
爸媽們不用擔心不能解謎: 「我曾辦過讀書會,小朋友都能發現書中的小秘密。」高佩聰說。之所以她能如此貼近孩子的視點,實有賴兩歲的愛兒正正,
「從前覺得兒童文學是純粹一種知識,生了正正後,對小朋友的了解多了,知道他們的手指腳趾如何擺動、反應,都有助我創作」,這些細微的小動作,能撫平圖畫書的生硬感,點點都是促成一本佳作的墨彩。
「想知道孩子喜歡什麼,找正正看看,做個實驗就好了。」她笑說,相信有正正相伴,她將來的創作應該能更順暢。
其他推介
投其所好
高佩聰介紹的以下兩本圖書,沒什麼教育意味。《媽媽,買綠豆》環繞日常生活,正正百看不厭,
「他很喜歡上街,看有關買東西的書他很投入」,投其所好,她又多買一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每次翻到媽媽入商店的一頁, 他都會停下來,相信是因為情景跟我們逛街相似」。
《媽媽,買綠豆》
作者:曾陽晴
繪者:萬華國
出版社:信誼
《第一次上街買東西》
作者:筒井賴子
繪者:林明子
出版社:漢聲
反映現實
《愛打岔的小雞》
作者、繪者:大衛.艾哲拉.史坦
出版社:三之三
說故事的時候總會被孩子打岔?高佩聰推介此書,主角小雞總愛在爸爸說故事時打岔,猶如現實發生的情況,十分有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