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龍生九子各不同


明報 2012-02-21

當我創辦小學堂的第二年,一位苦惱的母親,帶着面無表情的孩子,找我抱怨: 「我是醫生,我先生是教授,我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孩子會這樣?不像我,也不像他爸爸。」站在我面前的孩子,看起來是個倔強的女孩,剛上初中,但肯定不是頭一次聽見母親的不滿,她已經學會,毫不在乎的面對一切。並且找到對抗的方式,那就是自暴自棄。
寫作文的時候,抄完題目就發獃,一個字也不寫。我悄悄在她身邊觀察了幾次,稱讚她在課本上畫的圖很漂亮:「妳一定有畫畫的天分。」我熱情的表揚她,她反應冷淡的回答:「也還好。」「要不然以後作文課妳就畫畫吧。」她未置可否。然而她真的畫了圖,我請她稍加說明,她在圖畫旁邊寫了字,就在作文紙上,然後,她的文字愈寫愈長。兩年後已經可以完成通順的作文,只是依然是面無表情的時候居多。
畢業那一天,她的母親特意感謝了老師們,臨走時,母親問她:「妳要不要跟老師說……」母親的話還沒說完,她已經迅速的,全心全意的擁抱住我。
雖然她一句話也沒有說,這卻是我做為一個老師,最好的獎賞了。
在龍年的這個時刻,我想到了「龍生九子」的典故。連人類都望子成龍了,偏偏龍生的孩子卻沒一個像龍的,真是情何以堪?我頭一次看見「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時候,直覺的認為,這就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意思。等到我創辦了小學堂,真的與孩子長期相處,這才明白,只把注意力放在「不成龍」三個字上,而忽略掉「各有所好」四個字,真是危險的謬誤。
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他與生俱來的性情與喜好,孩子不需要成為父母親的復刻版,更沒有責任成為「龍的傳人」,他就是他自己,才能肯定自己,成就自己。龍是很珍貴的異獸,牠的孩子若與牠相同,不管有多優秀,也只是龍而已。但牠的九個孩子,各有特色,像是能負重的贔屭、夠機警的螭吻、好美食的饕餮……等等,牠們成不了龍,卻憑着不同的本領,闖出各自的名號,同樣成為珍貴的異獸。
來到香港工作,恰好住在九龍半島,「龍生九子」的典故,給了我很大啟發。而我常常想起那個擁抱,做為父母或老師,誰不貪求這樣的獎賞?或許,就從「讓孩子成為他自己」開始做起吧。
張曼娟個人簡介:
在大學執教的寫作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令讀者看見不同的世界;透過教育讓孩子發現更美好的自己。2005 年創辦「張曼娟小學堂」帶領孩子閱讀經典與創作,獲極大迴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