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2012-08-14
「勇氣有很多種。有些讓人肅然起敬。有些則司空見慣。反正,勇氣就是勇氣——不管是哪一種。」
美國作家Bernard Waber 一直認為,勇氣並不局限於大事件,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難題都需要勇氣——嬰孩學行、幼童綁鞋帶、第一日上課、嘗試新食物、跟朋友爭吵後先握手言和、守秘密、改掉壞習慣等,都是勇氣的表現。
《勇氣》(Courage)不是一本普通的故事繪本,而是透過繪畫生活中的瑣事,提醒讀者,面對生活裏的每一刻都需要源源不絕的勇氣。跟不同年紀的孩子共讀這本書,會引發截然不同的讀後討論,亦可使你更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想法。
孩子氣的勇氣
我家12 歲的老二認為,勇氣就是下定決心、勇於面對生活中每一件事。他最大的勇氣就是照顧和保護弟弟,可見老三在他生命中是何等重要!剛巧書中也有描述這種勇氣: 「Courage is nobody better pick on your little brother(勇氣,是最好沒人敢找你小弟的碴)。」跟8 歲的老三討論勇氣,則另有一番滋味。近日他在重溫「劇場組合」兒童音樂劇《超人阿四》的歌曲,自然把勇氣跟超人掛勾——勇氣就是要維護正義,對抗惡霸。
但超人阿四的特別之處不是用死光或拳頭戰勝怪獸;相反,他以愛心感動怪獸,最後還獻出生命來拯救牠們。
老三自覺沒有那份為人犧牲的勇氣,但保護照顧弱小,必能做到。
孩子反問,我的勇氣是什麼?
我把書翻看多次,最有感受的是這句: 「Courage is if you knew where there were some mountains, you would definitely climb them.
(勇氣,是明明知道前面是一座座高山,還堅定不移地往上爬。)」
放手的勇氣
為人父母,最大亦最難做到的勇氣,就是明知前路是險峻高山,亦要放手,讓孩子爬過去。最近興起「直升機父母」一詞,就是指那些沒有勇氣看著孩子受挫敗、受傷的家長,孩子痛,自己更痛。老三自7 歲起每逢長假期便參加5 日4夜或4 日3 夜的攀山越嶺野營訓練,全程背著重達20 多磅的背包,在團員互相幫忙和照顧下完成近20 公里 的路程。辛苦嗎?當然!但汗水及傷痕背後是孩子滿心的成就感和自信。捨得放手給孩子受累受苦,甚至受傷,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說回作者,Waber 是插畫起家的,可是他更喜歡寫作,因為在寫作中他可以找到自由的快樂。
Waber 自小就愛發白日夢,長大後仍是超級發夢王,不過這亦成就了他的創作空間。這位三孩之父認為最優質的親子時間(quality time)就是看繪本。若你的孩子是個「發夢王」,你有勇氣讓他享受他的白日夢嗎?你有勇氣不計較他成績表上的分數嗎?你有勇氣給他機會實踐他想做的事嗎?
文:何美儀,三子之母,英語教學碩士,有15 年中學及大專英語教學經驗
網址:step-up-kids-english.blogspot.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