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2012-08-07
孩子快高長大,校服、衣物等很快便不稱身。與其丟棄,不妨以「畫、拼、貼」的技巧,發揮創意,把白襯衫化作畫布,畫上喜愛的圖案,再把其他舊布料融入圖畫中,一起燙貼在布袋上,變成獨一無二的「自家袋」。
示範:煉石手創館創辦人馮嘉儀(Kady)、Winnie(11 歲)、Max(10 歲)
已另一角度了解子女
製作「自家袋」之前,Winnie 和Max 事先選擇了兩張風格迥異的畫稿。Winnie 選了構圖較複雜的玫瑰花;Max 則選擇構圖較簡潔的蘭花。在Kady 的指導下,二人認真製作。填色時,由於Winnie 未能掌握粗頭墨水筆的用法,導致墨水化開。Winnie 顯得失望及不快,媽媽Joey 一直加以鼓勵, 「還沒畫完,給自己一點信心」。
而Max 則懂得以深綠色勾畫葉子的陰影,Kady 大讚他觀察力強。
不過,當Joey 欲指導Winnie 使用膠彩時,Winnie 顯得很抗拒。「現在是我DIY,又不是你」、「既然是這樣,你自己(Joey)畫吧」。在旁的Max 忍不住插嘴道, 「你應該跟她說, 『現在是我主場,我作主』。」Joey 不禁感嘆: 「你看看,現時的小學生很有主見!」Kady 說,透過過程,Joey 可以看出女兒獨立自主,不喜歡別人觸碰她的作品。對於這類個性的孩子,她建議家長宜「放手讓他們自由發展」。
為製出獨特的袋子,二人發揮創意。Winnie 在拼貼時,選擇以不同舊布料拼湊成玫瑰花朵。而Max 則在作品加上「火柴人」及毛毛蟲(圓圖)。Kady 說:「孩子的世界充滿可能性。」家長宜提供基本的東西如畫稿等,再由孩子自己鋪排設計。
人人都有創作能力
一名導師,兩名不同個性的孩子,成就兩件截然不同風格的作品。
「不能說有沒有創作天分,每個人都有創作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Kady 表示,家長可透過親子創作,以另一角度觀察、了解子女,但切忌諸多限制。
藝術系畢業,年紀輕輕的Kady 擁有自己的工作室,開設融合手工、藝術的手作班。她喜愛手作的原因或多或少受媽媽影響。小時候,她家裏的縫衣機長期開着。為了節省,媽媽不時以便宜的價錢買來不合身的衣服,回來改造。甚至會把爛襪子拆線,重新編成毛衣。「媽媽令我感覺自己有創作的能力。」父母在她成長路持開放態度,即使她踏上藝術這條路,父母也不會限制Kady 創作。「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子女應該讀經濟,找份好工,掙很多錢。但對於我應該向哪方面發展,父母從來都沒意見。他們覺得行行出狀元。」於8 月開辦親子興趣班的她,希望家長夠親身參與,觀察子女的一舉一動,多了解子女,而非「為求塞滿孩子的時間」,幫他們報讀不同的興趣班。
材料及工具
‧舊白襯衫、衣物:舊白襯衫可作畫布,其他舊衣物可用來作拼貼裝飾
‧粗頭墨水筆(marker pen)及膠彩(可購於文具店):填色用。粗頭墨水筆及膠彩遇水不褪色,顏色更持久
‧畫稿:把現成畫稿複印至白襯衫上,孩子能依圖填色
‧熱熔雙面膠(可購於布料店):以熨斗加熱後能黏合布質物料,作用與普通雙面膠紙相若,把白襯衣畫布、裝飾物燙貼在布袋上
‧任何素色布袋
‧普通雙面膠紙、熨斗及剪刀‘
步驟:
1 把熱熔雙面膠的亮面向上,再把白襯衫放在熱熔雙面膠之上。以熨斗高溫輕壓5 至10 秒,直至兩者黏緊(Tips 燙貼部分可由家長負責)
2 撕去熱熔雙面膠的白色部分
3 以鉛筆複印畫稿部分印圖至襯衫上作填色用,其餘則用舊布拼貼裝飾(詳見步驟5)(Tips 如孩子有信心,可直接在襯衫上作畫,不需複印圖案)
4 以粗頭墨水筆勾勒圖案,再以膠彩填色(Tips 粗頭墨水筆的墨水容易化開,使用時注意)
5 剪下畫稿上用作拼貼的部分。選好舊布料,重複步驟1 及2,把舊布料(黃色部分)與熱熔雙面膠黏緊。再把畫稿以普通雙面膠紙黏在舊布料上剪下圖案
6 把剪下的圖案燙貼在白襯衫畫布上(Tips如想圖案增添立體感,可塞入棉花再燙貼)
7 如有需要,可用粗頭墨水筆在布料上勾勒圖案線條
8 最後把填色部分剪下,燙貼在布袋上
Profile
馮嘉儀(Kady,左),現為香港專上學院客席講師、香港科技大學Centre for the Arts 導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後修讀藝術創作碩士(中國藝術),研究篆刻在當代的發展方向。曾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修習工藝設計,以及往北京畫院習畫。2011 年成立煉石手創館,並創立個人品牌「字樂樂」,以古文字研製飾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